不仅要积极开展工作,还要让大众理解工作——结合特种设备领域特点,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浙江省特科院)近年来创新构建起“普法+科普”的专业普法新模式,有效解决了特种设备相关专业法的普法难题,推动市场监管系统特种设备安全法治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被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在海宁,一个占地面积53800平方米、投资2.6亿元的大型综合性教育场馆成为浙江省特科院普法科普的主阵地。它以特种设备安全法治教育为主题,包括了一馆、一室、一中心、一廊、一车、两基地,集展览、体验、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 “一馆”指的是主展馆——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科普教育基地(普法基地),配置了全息投影、VR体验、场景模拟、微缩模型等展品42件,普法科普展板300延米,配备5D事故警示教育影院,运用新媒体和声光电一体技术,系统展示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状况、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安全常识等内容。“一中心”即特种设备事故警示教育中心,采取可视可感的方式,对全国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事故再现、原因剖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实现“警示+教育+体验”三合一互动。“一室”“一廊”则分别是特种设备科研综合实验室和法治文化长廊。“一车”是集普法、科普、体验、娱乐于一体的普法科普大篷车,运用AR、VR、全息投影等“黑科技”,打造游戏及观影舞台、车外展播、车厢体验区三大展区。“两基地”则是综合考试基地和应急救援处置演练培训基地,可实现70余种电梯故障设置及电梯、起重机、叉车技能考试的计算机自动研判,实现可视化在线监控,可开展应急救援的培训考核和故障应急处置训练。 依托海宁基地,浙江省特科院面向全国尤其是重点群体开展“沉浸体验式、数字化互动式、案例解读式、作品讲述式”普法宣教,打造了“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立体式普法格局。以相关从业人员为主要群体,该院重点开展“普法科普+责任教育”,把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等列为特种设备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把特种设备相关法律知识等纳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企业法人的培训学习计划,推动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面向“重点多数”——社会大众,该院则以开展“普法科普+安全教育”为主,面向社会团体免费开放特种设备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制作优秀科普读本免费发放,在公交、地铁投放普法科普视频及普法科普海报,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三进”(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 在依托海宁基地开展普法科普系列体验及主题活动的同时,该院还积极走出去开展普法科普“三进”活动,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受众面。自2017年以来通过在电视、网络、报刊及公交、地铁等各类载体投放科普宣传知识及作品,累计受教育人数超1000万人次。围绕“科技活动周”“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系列主题日,该院深入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免费发放读本、宣传手册,播放宣传视频,讲授电梯、游乐设施普法科普课件。将普法科普大篷车开进安徽合肥、浙江杭州、嘉兴、丽水、绍兴等地,邀请公众体验仿真模型、互动游戏、人机对话等,多形式、多方位传播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